作者简介
北京大学文学学士,经济学硕士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发表400多万字,多次获奖。曾任IT媒体和北京有线电视计算机世界栏目组的编辑、记者和规划师。曾任中国明星企业系列编辑委员会委员。中国国际跨国公司协会联络部主任、北京远东太平洋经济研究中心编辑部主任、北京现代企业管理研究所总编辑等。
他出版了报告文学中关村风云。1994年,他于信息产业报年发起了IT论坛和人才论坛,由于他去了美国,该论坛于1995年终止。他为中国两大软件集团Colihua和UFriends分别写了量子企业新概念和谁是中国的微软。IT专业人士称之为“计算机宏观市场评论家”。
内容摘要
中国国家软件产业应该如何发展?
微软式企业何时在中国出现?
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成为“比尔盖茨”的超级企业家?
在信息时代,个人财富如何产生前所未有的“10倍快”甚至“100倍快”的快速扩张?
如何建设企业家的精神家呢?
本书取材于联想、东大高山学院、科利华、永游、北京大学创办人、四通、师大、海尔、长虹、海新、金地、万能、安忆、联邦、清华紫光、同方、黎明。瑞星、金山、王码、鑫迪、中软、金坝、英海伟、长城、新浪、康佳、TCL、希望、东方网景、中国硅谷、基斯、韩林、辉、海星等国内众多信息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访谈和大量的案例研究,以回答这些问题。分析了“中国微软”产生的社会条件。
目录
前言:中国何时能出“微软式”的企业 第一章
横空出世的中国微软 “演义”是什么:做“微软”的感觉/谁是真的英雄/做企业家的艰难/危险的边缘地带/“利”战与“名”战/新龟兔赛跑/给我一片天空/向中国的微软进军/孤独的梦/国王打江山/还没有结束的故事 第二章
山姆大叔在窃听:游牧部落演变了/因与果与环境相扣/追求的恐惧/行为决定变化/别无选择 第三章
恐惧微软:企业恐微为何事/对中国软件企业的恐